每周一品之三——象牙刻风景人物纹筹筒

上期我们介绍了馆藏“官作”的象牙臂搁,这期艺博君给大家介绍“民作”的一件馆藏珍品“清晚期 象牙刻风景人物纹筹筒”。先给大家说说民间作坊吧!

清代民间牙雕工坊

雍正、乾隆两朝,清造办处象牙雕刻发展到高峰,至道光咸丰而衰落。咸丰年间,由于英法联军的入侵,国库空虚,造办处经费奇缺,而陷于停业。只有广州的牙雕业尚能维持生产,并少量向内廷进贡牙雕。因当时市场上牙雕艺术品的数量不能满足京城达官贵戚和收藏家的需求,所以北京的一些小器作雕刻工匠转向象牙加工和雕刻。同时,江南地区的牙雕艺人迫于生计,流落他乡,亦不断有流入京城的艺人。北京民间牙雕作坊应运而生,并促进了北京牙雕业的发展。所以说北京牙雕业的兴起与发展,其因有二:一是居住在北京的高官显贵们需要牙雕,二是外地牙雕匠的流入。

北京民间的牙雕作坊在清中期就已有之,据《清档》记载,清咸丰以前,曾有北京牙匠入值清宫造办处牙作当差,但北京民间牙雕的真正发展是在清代晚期。

他们多以古装仕女、山水人物,及花鸟为题材装饰牙雕制品,器型有笔筒、臂搁、小插屏等传统作品。当时著名的牙雕艺人有王彬等。王彬善于借鉴明代牙雕艺术风格,以擅长牙雕佛教人物著称。雕刻手绘简练,富有装饰性,古朴淳厚。民国初年,北京涌现出一批牙雕名家,他们技艺娴熟,各有所长。

清晚期——象牙刻人物风景纹筹桶

艺博馆藏的“象牙刻风景人物纹筹筒”筹筒外观圆柱状,上有盖。盖面开一圆孔,以备筹码弹出。器身表面细刻一周风景人物纹:高大的松树下,两位老者隔桌对坐,桌上放书两卷,似在谈古论今。另一面刻携琴访友图。纹饰皆涂黑。器盖刻一圈花鸟纹,并填彩。酒筹的形状与玉器里的圭相类似,一面书写行酒令,一面刻诗文、点数。

我们看看酒筹上面的酒令,“左三右四各一杯”、“带香者饮”、 “一枝红杏出墙来”、 “朝臣者一巨觥”、 “坐不正者一杯”、“私约者饮”、“不语者一杯”、“ 面赤者一杯”,是不是很有意思哟!

现在,一定记着喝酒千万不能开车,开车不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