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一百 ——俏色圆雕双欢玉坠

玉佩坠

玉佩坠是明清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类装饰玉,通常悬于腰间,也可挂于杖头、扇尾作坠饰。 

从表现的题材上,可以分为:动物形、植物形、场景形、几何形玉牌、印章形、仿古形、单字等。

宋元时期,考古出土的玉坠饰数量虽不及后世,但题材遍及动物、植物、人物。明代的玉坠饰在细节刻画上更加细腻丰富。清代坠饰十分发达,无论题材、琢刻技法都丰富多样,且寓意美好。

双欢玉坠饰


双欢玉坠饰在清代经常出现,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玉饰题材。清代双欢造型的玉坠饰由两只首尾相异、四肢相抵的小兽组成,小兽的样貌有的圆头圆脑,有的则是尖嘴。圆头圆脑的一类也被认为是以猫为题材的双欢坠;而尖嘴的则是獾。獾与欢谐音,“双欢”寓意夫妇和谐、美满幸福。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有八件双欢玉坠,其中一件俏色圆雕的双欢坠十分特别。





这件坠饰长5cm 、宽3.8cm,由一块棕白相间的玉料雕成。工匠巧妙俏色,雕琢两只正在嬉戏的獾,一只青白色,一只棕灰花色。青白色獾嘴细长,双眼近似菱形,双耳贴于后脑,其脸与棕灰色獾的前肢亲密接触。棕灰色獾的造型与青白色獾的造型基本一致,姿态对称。棕灰色獾的脸与青白色獾的前爪相接触,双耳呈三角形,贴于脑后。两只獾的后爪相互接触,尾巴卷曲于身下。两獾中间镂雕形成的孔洞可供穿系。此坠最巧妙之处在于俏色,扬长避短,将一块并不完美的玉料雕琢成惟妙惟肖的精品,意趣尽显。

《写生四段之一(南宋)旧题马远》收录于《中国绘画全集5》


实际上獾这种小兽在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偶有出现。《吕氏春秋》中已有对獾的记载。生活在中国境内的獾有很多种,如狗獾、鼬獾、猪獾等,古人一般将狗獾称为獾,猪獾称为猯(tuān)。


大约在两宋时期,獾被逐渐赋予了艺术的表现,“双欢”一词出现在宋词中,比如“愧我一年多,见汝双欢晚。自觉人生此会稀,有酒宁论盏。”(《全宋词》收录“卜算子·用前韵弟用藻次日又设酒”)南宋绘画中已有两只獾嬉戏的场面,构图与馆藏这件圆雕俏色的双欢坠颇为相似。


明清时代,随着民间用玉的发达,谐音带有美好寓意的玉雕作品愈发多见,受到世俗百姓青睐。双獾的寓意也逐渐明确为夫妻合欢。双欢坠成为一种固定的坠饰造型流行开来,材质除了玉,也有翡翠、玛瑙、水晶等,成为一类兼具野趣与美好寓意的小品坠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