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
> 学 术 > 每周一品 > 每周一品之一一九:金代红绿彩童子像
每周一品之一一九:金代红绿彩童子像
红绿彩是指以铅作为助熔剂的低温彩绘瓷。它是金代北方民窑较为流行的装饰品种之一,烧造地域广泛,窑场众多,并涌现出了磁州窑、当阳峪窑、长治窑、淄博窑等红绿彩瓷名窑。从窑址出土的标本看,金代红绿彩瓷器的造型十分丰富。除了盘、碗类的日常生活器皿外,还有人物俑、动物俑以及佛像等。特别是那些制作工艺精湛、色彩鲜亮明快、形象生动活泼的童子像,更是深受人们的无比厚爱。
图1 图2 图3
馆藏这件红绿彩童子像,底径5.7×7厘米,高17.5厘米。童子双手捧一小动物立于台座后。台座呈鼓凳形,上圆下方,更增强了瓷塑的立体效果。(图1、图2、图3)童子圆脸,以黑彩绘眉眼,红彩画小口,神态天真淳朴。头上的发式非常独特,整体分为前、左、右三区,分别以红色的头绳扎起,形成三个小髻。身上所穿的衣服更是颇具民族风格,其为左衽交领窄袖式长衣,除了领襟部饰黑边绿彩外,整体遍施红彩,色调浓艳。(图4)
图4 图5
从烧造工艺上讲,红绿彩是在白地黑花瓷器上发展而来,故除了红、绿二色外,还有黑色等彩料。因红、绿属于釉上彩,故经长期氧化或磨损而分别呈现出淡红色、赭绿色,给人以失光的感觉。而黑彩则因是釉下彩,故在釉面的保护下虽历经了千年,依然能保持着乌黑发亮的本色。
此童子像的底座中空,无釉露胎,并在顶板上留有两个圆形出气孔。(图5)从开脸、施彩、装饰风格及工艺特征看,此童子像与现藏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件金代红绿彩童子像(1974年出土于河南省禹州市钧台窑址)颇为相似,故判断其产地可能是河南的窑场。河南除了当阳峪窑外,获嘉县、博爱县、沁阳市、新乡市等地的窑址上也发现过红绿瓷器的标本,它们虽为残瓷碎片,但却足以证明了当时红绿彩瓷烧造的盛况。
依据窑址调查情况看,以往因宋、金地层不分,故人们常将此类红绿彩瓷归为宋代。但另据墓葬考古资料的研究成果而言,红绿彩瓷器均出土于金墓,而不见于宋墓,故专家进一步断定红绿工艺创烧于金代。它的出现,不仅开创了在白釉瓷器上进行彩绘装饰的新技法,还为后来景德镇窑五彩、斗彩等彩绘瓷的繁荣鼎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