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一六四:北宋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执壶

北宋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执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定窑被誉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并且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生产白瓷的窑场。窑址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涧磁村。创烧唐代中期,发展于五代,兴盛于宋金,衰落于元。北京艺术博物馆藏这件北宋定窑白釉刻划花卉纹执壶即为代表作品之一。口径3.6厘米,底径8.2厘米,高18.8厘米。造型为圆口,细长颈,折肩,敛腹,圈足。形体端庄,线条刚柔相济。装饰集刻、划、剔、印、塑多种工艺于一身,体现出高度成熟的设计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壶肩一侧置管状弯流。流身细长,随形弯曲,根部贴塑龙首。龙首高昂,前额突耸,双目怒视,张嘴露齿,口吞流管,塑造得十分生动有趣,构思巧妙,匠心独具。

壶肩另一侧置壶把。把柄较宽,呈扁片状,斜向连接于壶的上腹部与颈部。顶端以横板与颈部相连,横板旁附系以穿连、固定器盖之用。根部贴塑龙首,既具有装饰功能,又起到了加固作用。

壶柄上模印缠枝花卉纹。模印属于器物成形与胎体装饰合二为一的工艺方法。既简化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使产品规格统一、质量一致。此图案印纹清晰,层次分明,极具欣赏画面感。

壶肩部刻划缠枝花卉纹。花叶边框采用刻花工艺,轮廓清晰。茎脉以尖状工具浅划出一道道长短不一的细线,线条流畅,生动表现出枝叶翻转的姿态,栩栩如生。

壶腹部剔刻仰莲瓣纹。莲瓣为三层重叠式,最上层的莲瓣以深剔刻技法制成,瓣尖轮廓分明,凸起于胎面。工艺娴熟精湛,运刀如运笔,风格犀利洒脱,具有浮雕效果。

壶身通体施白釉,釉色莹润,微微泛黄,有象牙质感,故称“牙白”。足端露胎,胎质坚致细密。圈足内亦施釉,釉面局部有流釉现象,称为“泪痕”,为北宋定窑白瓷的重要特征。

执壶的造型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鸡首壶,定型于唐代,流行于宋代。在墓室壁画的宴饮图中常见有此造型,它往往与碗和盏成组成套出现,让我们既看到了中国古代茶酒文化的高雅与通俗,也让我们了解了文物背后灿烂的文明景观以及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