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
> 学 术 > 每周一品 > 每周一品之二十四——清刺绣松藤绶带鸟图
每周一品之二十四——清刺绣松藤绶带鸟图
摹画刺绣
刺绣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装饰艺术。自宋代开始,刺绣中逐渐出现了仿摹绘画的欣赏性作品,其以纸本绘画为蓝本,运用丰富的针法和绣法,配合以粗细不同、色彩各异的绣线,可以将绘画中的笔墨线条、色彩浓淡和风度气韵表现得极其传神,并且由于绣线独特的肌理质感,刺绣作品的艺术效果有时更甚于原作。至清代,这种艺术形式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有许多精美作品流传于世,令人叹为观止。
刺绣松藤绶带鸟图
北京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刺绣松藤绶带鸟图即是一幅清代的绣画佳作。此绣画纵136厘米,横67厘米,在米 色缎地上,以彩色绣线绣松树、藤萝和绶带鸟等图案。松树枝干挺劲,针叶繁茂,枝叶间有藤萝盘结缠绕,紫色的藤花成簇垂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松枝之上,一只红喙彩羽的绶带鸟正俯身探看,神情专注生动,充满盎然意趣。松为常绿乔木,越寒不凋,四季常青,是长寿康健的象征,紫藤则是大型攀援性藤本植物,松藤相缠,寓意连绵不断、长生不老,再加上与“寿”谐音的绶带鸟,表达出鲜明的“益寿延年”的吉祥主题。
这幅绣画综合运用了多种针法技巧,将花鸟藤树的样貌形态描摹得极为细致传神,如以缠针表现藤萝枝蔓的卷曲盘绕,以松针表现松树针叶的蓬松茂密,以施毛针表现绶带鸟的翎羽质感等,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其绣工精致细腻,设色淡雅柔和,显示出十分典型的“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苏绣特点。尤为难得的是,绣画在物象细节的表现上,如松皮的鳞节、藤叶的脉络、鸟足上的爪勾等处也毫不含糊,尽以绣线细致描摹,而并未采用晚清时期刺绣中常用的以笔墨着色代绣的简便做法,足见绣工之精细用心。
由于此绣画完全仿照纸本绘画原稿内容进行摹绣,因此也保持了清代绘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形式。在绣画顶部的正中位置,一枚“慈禧皇太后之宝”的方形朱红绣印极为醒目,右侧则绣有“光绪甲午孟春上浣 御笔”及“颐神养性”“瀛海仙班”“海涵春育”等多方慈禧的闲章印鉴,由此可知,这幅绣画是以慈禧御笔画作为底稿刺绣而成的。此外,在绣画的侧边和底边处还绣有吴树梅、陆润庠、陆宝忠三位臣官的祝颂题诗,其笔法各异,应该也是仿摹纸本画作上的原有墨书而绣制的。
或为慈禧寿辰贺礼
从落款来看,这幅绣画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农历正月上旬。据史料记载,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初十,按照中国传统记岁方法,光绪二十年正逢其六十寿辰。刺绣松藤绶带鸟图的绣工堪称一流,蕴意喜庆吉祥,又是依慈禧御笔原画所作,很可能是当时官员为慈禧六十寿辰而进献的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