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看精品(十)吉祥止止——馆藏文物中的吉祥纹饰

吉祥是中华民族一个古老而又悠久的主题,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和向往。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具有如此鲜活的生命力,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渊源,情感表达方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吉祥纹样表现手法多样,题材也日益丰富多彩,甚至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把装饰吉祥图案发展到了极致,并被广泛应用于印染、织绣、服饰、工艺品、建筑彩画及民间艺术等各方面,成为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吉祥文化装饰艺术造型设计体系。吉祥文化通过生动的方式,引导人们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希望借由这些藏品,为中国祈福,祝大家安康。

喜上眉梢

清黄玉喜鹊登梅纹佩

喜鹊是鹊的俗称。民间认为喜鹊是报喜的吉祥鸟,有感应预兆的本领,所以又称“灵鸟”。民间谚语有:“喜鹊叫,喜来到。”人们出行或办事遇到喜鹊叫,认为是喜鹊来报喜,会万事如意,好事将临。民间婚庆和新年时常用带有喜鹊的剪纸、年画等来表达对喜鹊的喜爱,也祈愿喜鹊能给他们带来好运、好事。有喜鹊站在梅花枝上鸣叫的图案叫做“喜报平安”。

清代黄玉喜鹊登梅纹佩,取“梅”与“眉”的谐音,称为“喜上眉梢”。喜鹊立在梅梢上,表示喜鹊报喜,指人好事当头,喜形于色。

三阳开泰

清铜胎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


阳与羊同音,羊即为阳。《说文解字》说:“羊,祥也。”在中国民俗中“吉祥”常被写作“吉羊”。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为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之伙伴,深受人们喜爱。古代中国甲骨文中“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明清时期,民间也常用“三阳开泰”作为一种吉祥语,它表示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意义。也是兴旺发达,诸事顺遂的称颂。清代画珐琅“三阳开泰”手炉开光中的图案以三只羊(谐音“阳”)在温暖的阳光下吃草来象征。“三羊开泰”和“三阳开泰”都是吉祥之意。

珐琅器是一种集金属制作与珐琅釉料加工处理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制品。依据珐琅器金属胎加工工艺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画珐琅器、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透明珐琅器、锤胎珐琅器及流行于日本的七宝烧等几个品种。

岁岁平安


清玉雕岁岁平安摆件

紫檀百宝嵌岁岁平安图

 “年”也称为“岁”。“岁岁平安”也就是年年平安,是人们期盼生活和平安泰、人寿年丰时常说的一句吉祥话。传统纹饰上用鹌鹑、麦穗、苹果组成一组,取麦穗的“穗”(谐音“岁”)、苹果的“苹”(谐音“平”)和鹌鹑的“鹌”(谐音“安”),组成“岁岁平安”的吉祥图案。

福寿吉祥


清代青玉“福寿吉祥”如意

如意的历史始于战国,在晋、唐、宋、明都有流传。清代如意的形式、质地更加多样,是寓意庆寿,希望平安的吉祥之物。

如意开始出现的时候,顶端作成手指的形状用来挠氧,功能类似现在的“痒痒挠”。明清时期如意普遍用于案头的陈设,清代还常把它当成拜寿、喜庆的礼物。如意的顶端一般作成灵芝、云头形状,也有两端作成心形的,暗喻“称心如意”,还有上面带有牡丹纹的,借喻“富贵如意”等等。

这件清代青玉“福寿吉祥”如意颜色为青白色。整体是长条的S形。头为扁圆形,边缘有凹凸变化的花纹,末端为圆形。头部的中间偏下的部分雕刻有篆书“寿”字,“寿”字的上方是浅浮雕的蝙蝠纹,取蝙蝠的谐音“福”,与“寿”字构成“福寿”的吉祥寓意。在寿字周围和柄的正面还有用浅浮雕的手法雕刻的八宝纹。


欢天喜地

清代的青玉“欢天喜地”锁

“欢天喜地”是一句成语,用来形容非常高兴。清代的青玉“欢天喜地”锁上雕刻了一只獾和一只喜鹊,“獾”和“欢”同音,古人就用獾和喜鹊组成的图案来比喻“欢天喜地”,也有用童子图表示欢天喜地的含义。

明清是一个玉文化繁荣的时代,有钱的人上到帽檐前饰,中至玉腰牌、玉挂件,下至玉鞋扣,几乎全身上下都佩玉;一般平民百姓也常会戴玉手镯、玉耳环、玉扳指等。所用玉料大多为青玉、白玉、青白玉等,特别以产于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最为名贵,黄玉也同样价值不菲。

在玉佩饰中,常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等传统图案造型,以民间谚语、吉语、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一路连科

清代黄玻璃“一路连科”图罐

“一路连科”也是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通常画一只鹭鸶、莲花和芦苇。鹭鸶的“鹭”与“路”同音。芦苇生长,常是棵棵连成一片,故谐音“连科”。古代科举考试,连续考中的叫做“连科”。“一路连科”是对科举时代应试考生的祝颂语,清代瓷器上多见。这件清代黄玻璃“一路连科”图罐上塑造的就是这种图案。此外,画鹭鸶芙蓉寓意“一路荣华”,画鹭鸶花瓶寓意“一路平安”等等。

我国古代就有玻璃,称为琉璃、颇黎等等,到了清代也称为“料器”。康熙年间更在宫廷设立玻璃厂,大大推动了玻璃制造业的发展。清代玻璃制品品类增多,变化弥新,技艺精进,用玻璃仿其它工艺几能乱真。当时还形成了套料、搅胎、刻纹、珐琅彩等多种加工装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