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看精品(十二)明清玉雕中的花与果

 植物花卉图案出现在古代玉雕作品中的时间比较晚,这大体是因为早期的玉器在功能上以祭祀、礼仪和表现等级为主。直到战国时期才偶然在装饰玉上发现一些抽象的花卉纹饰。汉以后,玉器的功能主装饰效果。自唐代起,极赋美感的花卉图案,结合着线刻、镂空、隐起等日益娴熟的工艺技法,大量出现在玉器纹饰中。牡丹花、凌霄花、荷花、葵花、牵牛花等都是常见题材。与此同时,经过宋、元时代的发展,花卉图案逐渐由辅助型装饰发展为装饰图案的主角;不但出现在配饰用玉中,也见于生活用玉中。明清时期,流行在器物表面以阴刻、剔地的手法雕琢出柔美精密的花与叶,以增添器物外观的华丽感,达到繁而不乱的艺术效果。

图1,(明)“嘉靖辛酉陆子刚制”铭文水仙纹圆盒-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明代工匠陆子冈创作的玉雕作品体现了明代玉器精雕细琢的特点,一改往日人们“粗大明”的印象,其中就有着以花卉纹饰为装饰的精美玉器(图1)。这种将文人绘画艺术融入玉器纹饰中的审美得到欣赏,其风格的作品在后世流传,清代乾隆时期,模仿其风格的玉雕作品不乏精品。馆藏玉牡丹纹圆盒(图2),满饰牡丹花纹,风格与图1的水仙纹异曲同工,不同之处在于盒盖上砣出一条弦纹把盖顶与盖身分为两个纹饰区间。

图2,(清乾隆)牡丹纹圆盒-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除了模仿前朝风格,乾隆时期来自莫卧儿帝国的痕都斯坦玉器大为流行,使用大量变形茛苕叶纹样进行装饰是痕玉的一大特点,这种风格带来的奢华美正好迎合当时的宫廷审美,被皇室喜爱。馆藏痕都斯坦玉刀柄(图3)是一件来自莫卧儿帝国的装饰玉,刀柄通体琢刻花瓣重重叠叠,阴刻叶脉,枝蔓,缠绕于花间。类似的玉刀柄在清代皇室收藏中并不少见。除了以花卉为纹饰,以变形的花卉植物作为器物的造型,成为宋以来玉雕造型的创新。至清代,这类作品艺术水平更加突出。一件器物往往正好雕琢成一朵花、一棵竹、一片叶……器物的把、盖、底等部分也许是藤蔓的变形,也许是分枝的小花,设计巧妙,浑然一体。(图4、图5)

图3,(清乾隆)痕都斯坦玉刀柄-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4,(清)玉百合花插-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5,(清乾隆)玉竹节臂搁-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果实作为玉器装饰纹样的发展过程与花卉大致相同。如果说花卉长于表现纹饰,那么,果实则更适合作为容器的造型进行艺术创作。桃子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被用来造型的水果,不仅是玉器,瓷器、木雕等工艺品中也常能见到。最早的桃子造型的玉器见于元代钱裕墓,为一件半桃形笔洗。(图6)此后明清时期多有出现,而且轮廓更为婉转,艺术感更强。馆藏明代半桃形洗,从造型特点上可说是完全继承了元代此类器物的优点,从玉质、体量上看,是难得的精品。(图7)

图6,(元)玉半桃形洗-钱裕墓出土-江苏无锡市博物馆藏


图7,(明)玉镂雕半桃形洗-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另一件馆藏清代桃形玉盒,则以整桃作为造型,中间劈开,一半为盖、一半为底,装饰风格仍继承了前代遗风,而要雕琢这样完整的桃子,对玉料的要求更高,体现出清代玉料资源之充足。(图8)此外,明清时代,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市民阶层的活跃,以社会下层民众的审美意识为基础的民俗吉祥思想逐渐成为玉雕艺术创作的新内涵。果实代表的吉祥寓意更胜于花卉,后来居上,见于各种工艺日用陈设中。比如桃子代表长寿;豆荚、石榴、葡萄代表多子;佛手谐音“福寿”;葫芦谐音“福禄”等等。(图9、图10、图11、图12)

图8,(清)玉桃形盒-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9,(清)玉豆荚坠-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0,(清)翡翠葫芦坠-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1,(清)玉佛手坠-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2,(清)玉俏色雕松鼠葡萄坠-北京艺术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