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览:馆藏瓷器艺术展(一)



馆长寄语


2021年我馆线上推出“换个形式看展览”栏目,分万寿寺历史与文化展、佛教艺术展、瓷器艺术展、玉器艺术展、皇室书画展等九项内容,均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开放的展览。这批展览以介绍本馆的基本陈列为主要内容,在闭馆期间通过线上形式向观众展示,带您提前浏览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历史与藏品,也有征求各方意见,以便调整修改,使未来线下展览更加祯善不负观众之意。


                                     海报设计:曹宏安


第一章  逸韵高远 色釉瓷

第二章  熠烁古今 彩绘瓷

第三章  奕世天工 彩釉瓷

第四章  翊善识珠 仿古瓷

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是远古先民富有创造性的见证,是最先为世界所知的中华符号。英语里的瓷器“china”也是中国“China”!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瓷器7000多件,年代上起西周,下迄民国,时间跨度长达3000年。以其独特的物化语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延伸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足迹!

釉,是指在胎体表面所施的一层玻璃质薄层。因其含有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故在适当窑炉气氛中经一定温度烧成后便呈现出青、白、黑、蓝、红、茶叶末、酱、绿、紫、黄等各种色调。浑然天成,润泽古今。既具有防污、不透水、不透气等功能,又起到了美化瓷器的作用。


1、青釉

青釉是以铁为主要着色剂(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基本色调为青色。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青釉是中国古代发明最早的色釉品种,发展源流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

 【图1】原始青瓷四系罍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口径16cm 底径11.3cm 高24.8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2】越窑青釉盖盒  唐代(618~907)

 口径5.4cm 通高3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3】龙泉窑青釉双耳瓶  元代(1271~1368)

 口径3.3cm 底径3cm 高8.6cm

京艺术博物馆藏


2、白釉

白釉是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基本色调为白色。创烧于北朝时期。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巩义窑的白河窑址可能在北魏时期即已出现白釉瓷器,白河窑因此成为北方最早烧制白釉瓷器的窑场。

【图4】邢窑白釉执壶   唐代(618~907)

  口径 4.2cm 底径5.1cm  高12.5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5】定窑白釉执壶  北宋(960~1127)

  口径3.6cm 底径8.2cm 高18.8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6】景德镇窑青白釉碗  宋代(960~1279)

 口径19.8cm 底径6.1cm 高8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7】德化窑白釉观音像  明代(1368~1644)

高38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3、黑釉

黑釉也是以氧化铁为呈色剂,但含氧化铁量较高(一般在5%以上),经高温还原气氛烧成,基本色调为黑色。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黑釉成熟于东汉中晚期。宋代受斗茶之风影响,涌现出了许多黑釉名窑茶盏,大大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及黑釉瓷器烧造工艺的普及发展。


【图8】建窑黑釉兔毫盏  宋代(960~1279)

 口径12.4cm 底径4.1cm 高5.9cm


4、蓝釉

蓝釉是以钴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制作方法是:将氧化钴掺入釉料中,施于器物的表面,然后入高温窑内一次烧成,基本色调为蓝色。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巩义窑所烧制的低温铅蓝釉,元代景德镇窑工艺成熟,明清时期继续发展,并出现了洒蓝、天蓝、霁蓝等多个品种。

【图9】洒蓝釉笔架  清康熙(1662~1722)

长15.2cm  宽2.4cm  高10.1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0】天蓝釉文具盒  清康熙(1662~1722)

长21.3cm 宽6cm 高4.1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1】霁蓝釉象耳方瓶  清乾隆(1736~1795)

口径9.2cm 底径11.7cm 高29.5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5、红釉

红釉分高温红釉和低温红釉。高温红釉以铜为着色剂,最早出现于唐代长沙窑,元代景德镇窑成熟,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品种有霁红、郎窑红、豇豆红、窑变红等。低温红釉又分为以铁为着色剂的珊瑚红釉及加入了适量金作呈色剂的金红釉等。


【图12】豇豆红釉太白尊  清康熙(1662~1722)

口径3.5cm 底径12.6cm  高8.9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3】霁红釉长颈瓶  清雍正(1723~1735)

口径1.9cm 底径4.9cm 高13.8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4】窑变红釉双耳瓶   清乾隆(1736~1795)

口径4.4cm 底径6.5cm 高22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6、茶叶末釉

茶叶末釉是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结晶釉。釉面失透,釉色黄绿掺杂,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因似茶叶末而得名。始烧于唐代,鼎盛于清代。受烧成温度和冷却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色调丰富,著名的有鳝鱼黄、蟹壳青和蛇皮绿。

【图15】茶叶末釉瓶   清乾隆(1736~1795)

口径4.8cm 底径9.4cm 高21.7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7、酱釉

酱釉也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色釉。受釉料中铁呈色剂含量不同及其他化学元素成分的影响,色泽呈现出赭、褐、酱、柿黄等多种变化。工艺技术成熟于东汉中晚期,发展于宋金,鼎盛于明清。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酱釉瓷器,因釉面润亮、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好似紫金包镶一般,故也称紫金釉。


【图16】酱釉碗  清同治(1862~1874)

口径12.5cm 底径6.7cm 高6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8、绿釉

绿釉是以铜为呈色剂、铅为助熔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中温或低温色釉。由于釉中含铜量不同,有时还要添加铁、铅等其它着色剂,故衍生出了孔雀绿、瓜皮绿、秋葵绿、松石绿等多种色调。孔雀绿釉是因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而得名;瓜皮绿釉是因色泽似西瓜皮而得名;松石绿釉则是因色泽、质感均与天然矿物质绿松石相似而得名。


 

【图17】孔雀绿釉瓶   清乾隆(1736~1795)

口径6.9cm 底径6.9cm 高20.5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8】秋葵绿釉盘  清雍正(1723~1735)

口径16.2cm 底径9.9cm 高3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19】松石绿釉洗   清乾隆(1736~1795)

口径29.2cm 底径20.5cm 高6.5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9、紫釉

紫釉是以氧化锰为呈色剂的低温色釉。因颜色似茄皮,故也称茄皮紫釉。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在清代前期较为盛行。由于配料比例和烧成时窑内温度、气氛不同,故有深、浅两种色调。


【图20】茄皮紫釉盘   清雍正(1723~1735)

口径11.3cm 底径7cm 高2.3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10、黄釉

黄釉分高温黄釉和低温黄釉。高温黄釉是以适量的铁为呈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也称铁黄釉,创烧于唐代,繁盛于明清,以明弘治时期的“鸡油黄”为代表。低温黄釉是以氧化锑为呈色剂的淡黄釉,创烧于清雍正时期,娇嫩柔美,也称柠檬黄、洋黄。


【图21】黄釉盘   明正德(1506~1521)

口径15.5cm 底径8.9cm 高3.8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22】柠檬黄釉杯   清雍正(1723~1735)

口径9cm 底径3.5cm 高5.7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23】黄釉盖罐   清嘉庆(1796~1820)

口径8.3cm 底径9.1cm 通高25cm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