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讲座|北京艺术博物馆的彩绘瓷·粉彩瓷(三)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古代彩绘瓷装饰工艺与艺术研究》是2021年度北京艺术博物馆的重要课题。该课题的负责人、研究馆员杨俊艳女士是北京艺术博物馆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古陶瓷鉴定研究。2021年,杨老师的课题入选了北京市文物局“一对一”科研帮带项目,在完成课题的同时,还举办了讲座、实物观摩等活动,受到了广泛关注。2021年10月杨老师主讲了“粉彩瓷专题讲座”,并以实物观摩来讲授清代官窑粉彩的彩绘特点与鉴定要点。


粉彩·洋彩·软彩

粉彩瓷创烧于清代康熙时期,但“粉彩”一词在清末出现。清末陈浏(寂园叟)撰《陶雅》曰:“软彩者,粉彩也。彩之有粉者,红为淡红,绿为淡绿,故曰软也。惟蓝、黄亦然。”民国时期,粉彩的称谓被沿用。

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粉彩者,为粉釉中参以粉,其色柔软,故又名软彩。”可知“软彩”是粉彩工艺的另一种称谓。

在“粉彩”一词出现前,这种彩绘形式被称为什么呢?清乾隆时期,督陶官唐英撰《陶成纪事》中出现了可与粉彩相对应的“洋彩”之称。


粉彩工艺

粉彩属于釉上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创烧的一个彩绘新品种。其制作方法是:先在烧成的白瓷上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施彩于玻璃白上,最后经低温二次焙烧而成。

玻璃白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铅、氧化硅、氧化砷。氧化硅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成分,氧化铅为熔剂,氧化砷可引起乳浊作用。彩料之中掺入玻璃白后,因氧化砷的乳浊作用而具有不透明的感觉,产生一种“粉质感”,成为粉彩的特点,也成为后世为其命名的关键。此外,彩料中掺入玻璃白后,大大减弱了色彩的浓艳程度,感觉上比五彩浅淡柔软,这成为粉彩与五彩的一个重要区别。

粉彩的绘画技法较为独特,主要以渲染为主。步骤是:依照事先画成的图案轮廓范围,添上一层玻璃白,再以色料进行渲染,从而能够充分表现出画面对象的质感。如花瓣的浓、淡、明、暗的变化,衣服有不同层次的立体效果。

清雍正粉彩菊花纹(左)

清康熙五彩菊花纹(右)


康熙初创

粉彩创烧于康熙晚期。处于初创阶段的粉彩,产量不大,传世品极少。纹饰比较简单,色彩也少,施彩较为粗糙,仅以胭脂红描绘花朵,其他色彩仍沿用五彩的做法。

清康熙青花粉彩花蝶纹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粉彩

雍正时期是粉彩瓷器烧造的极盛时期,也是粉彩瓷发展的黄金时代。《陶雅》评价:“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妍夺目。工致特常。”因此被世人视作珍品而争相收藏。

雍正粉彩多在白釉瓷器上绘画。造型精巧秀美,胎体轻薄,胎质洁白、坚致、细腻,釉面莹润如玉,从而完美地衬托出了粉彩的淡雅柔丽之感。绘制技法上采用渲染法,流行各种花卉题材。能根据图案需要,恰到好处地渲染出花朵的浓淡明暗等不同呈色变化,并通过这种浓淡变化来强调阴阳向背等特征。

清雍正粉彩花蝶纹盘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雍正粉彩还流行“过枝”技法。盘、碗的图案花纹,从器身到器盖,或从器外到器内连续彩绘而成,题材主要为桃果、牡丹、玉兰等。

清雍正粉彩八桃纹盘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雍正官窑粉彩,花卉颜色丰富,其中尤以胭脂红的颜色最为鲜艳,淡红、紫红相间映衬,渲染层次丰富,颇具立体效果。花蕊部位的色料最厚,从花心至花瓣分不同层次,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花蝶图案绘画精细写实,栩栩如生,达到了“花有露珠,蝶有绒毛”的艺术境界。

雍正花卉纹大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雍正牡丹花卉纹盘(局部)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乾隆粉彩

乾隆时期,官窑粉彩烧造出了很多绚丽的纹饰图案,极大地丰富了粉彩瓷器的装饰技法与风格。乾隆时期著名的督陶官唐英负责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的烧造,对宫廷瓷器的烧造做出巨大贡献。

乾隆时期的粉彩特点:其一,色彩丰富,通过各种图案和丰富的颜色来营造一种富丽华贵的艺术风格。比如有:色地粉彩,与雍正时期的白釉为地不同,乾隆时喜欢用颜色地,上再绘粉彩图案,非常华丽。色地粉彩通常带有开光,在开光中以粉彩绘画纹饰,也称为色地开光。绿里粉彩,属于色地粉彩的一种,绿里主要指松石绿釉为地子的粉彩器。百花不露地,指器物表面绘画盛开的百花,繁华至极,以至于露不出地子。轧道粉彩,将轧道工艺与粉彩相结合,多表现为在器物的地子上轧道,再以粉彩在开光中绘画风景图案,呈现出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喜用金彩,在各种华丽色彩装饰的器物上,再添以金彩描画、点缀,达到了极为奢华的风格。同时,也显示出了乾隆时期国力达到鼎盛。

清乾隆松石绿釉珍珠地开光粉彩描金花卉纹鼻烟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乾隆粉彩葫芦形斋戒牌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其二,流行在器物上御题诗文。乾隆皇帝喜爱作诗,诗歌数量众多,曾有学者比喻他写诗如同写日记一样,记述着自己的所见所感。因此,乾隆时期的很多宫廷器物上都刻有或书有御制诗文,瓷器上也不列外。常见的装饰形式为在瓷器的开光内书写御制诗文,显示出皇帝各人的审美喜好,也借此宣扬了帝王的才情与施政理念。

清乾隆红釉地描金开光粉彩山水诗文壁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壁瓶圆形开光内墨书诗文为《燕山八景》之《太液秋风》中的一句:“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篷瀛”。

其三,粉彩图案充满了吉祥寓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理念贯穿了清代中后期工艺美术的发展,瓷器上的绘画也不例外。传统的吉祥图案如龙、凤、桃、灵芝等仍然沿用。同时,出现了很多通过谐音或特定的物件组合而成的吉祥寓意。在瓷器上比较典型的搭配组合有:竹、菊、鹌鹑寓意“安居乐业”;蝙蝠、团寿寓意“五福捧寿”;羊寓意三阳开泰;大象、宝瓶寓意“太平有象”等等。与宗教有关的“卍”、八宝、八卦、八仙,也成为代表吉祥寓意的特定纹饰。此外,在瓷器上直接书写“福”“寿”“大吉”等吉祥文字,直抒胸臆,表达吉祥寓意也变得流行。

清乾隆粉彩描金大吉葫芦挂屏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其四,带有西洋风格的纹饰流行。随着中西文化频繁交流互动,一些来自中亚、欧洲的艺术风格影响了乾隆时期的工艺美术,体现在粉彩瓷器上如出现了一些以茛苕叶为代表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卷草纹,作为主图案的辅助装饰流行于宫廷瓷器之中。

清乾隆带有西洋卷草纹彩绘装饰的壁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其五,流行仿其他材质、纹理。由于粉彩的材料可以表现非常细微的变化,写实感强,乾隆时期的粉彩,为显示高超的画彩技术,流行以彩绘来模仿石、木、漆器、竹等天然质感。成为粉彩瓷器中特立独行的一类。

清乾隆仿石釉御题诗双连笔筒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乾隆仿木纹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仿木纹以“扎古扎雅木”碗的造型最为常见。造型与西藏僧人所用木碗极为相似,仿木质纹理清晰,釉面质感逼真。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中称其为“扎古扎雅木”。

乾隆粉彩的造型多样,除日常用的碗、盘、瓶等外,文房用具、各种陈设、饰件增多。流行模仿各类工艺品及动植物的象生工艺瓷。此外,还出现大量粉彩宗教用瓷,有各种菩萨像、佛前五供、斋戒牌等。粉彩瓷的款识除了大量使用青花款外,还较多出现了金彩、红彩篆书款。

一组北京艺术博物馆藏乾隆粉彩瓷上的篆书款识


嘉庆粉彩

嘉庆时期的粉彩瓷基本延续了乾隆时的风格与装饰工艺,特别是在乾隆皇帝作为太上皇的时期,瓷器风格与乾隆朝几乎没有区别。百花不露地、轧道、绿里、色地开光等继续烧造,仍能看到较为艳丽的胭脂红。盘碗类器物流行绘画山水风景图案和花卉瓜果图案,比较突出的如绘画过枝的癞瓜纹,表现瓜瓞绵绵的寓意。此后,由于国家实力由盛转衰,宫廷用瓷也不如前朝奢华,烧造质量和数量都有所下降。

清嘉庆粉彩百花不露地杯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嘉庆胭脂红地粉彩轧道开光博古图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道光粉彩

道光时期,国力继续衰微,宫廷各类用度都不及鼎盛时期,但因道光皇帝各人的爱好,宫廷御用瓷器烧造的数量和品质较嘉庆时期有所上升。这一时期的白地粉彩再次变得多见,宫廷用瓷绘画较为精细。除官窑外,书“行有恒堂”“慎德堂”等堂名款瓷器增多,制作工艺讲究,且多为精美之作。

清道光色地开光粉彩花卉纹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咸丰粉彩

咸丰时期,在历经内忧外患的动荡之后,宫廷瓷器的烧造数量和水平都已无法与康乾盛世时相比较。咸丰元年(1851年)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景德镇御窑厂于咸丰五年一度停止了生产。这一时期,白地粉彩更为多见,但质量欠佳,“退思堂”款王府用瓷是这一时期精品。这一时期的民窑粉彩瓷器上喜欢绘人物画,人物的头身大小不成比例。

清咸丰粉彩十八罗图汉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款识流行“大清咸丰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无双圈款,从而又开启了新的书款风格。


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的粉彩

同治、光绪时期曾有一段“同光中兴”,宫廷对粉彩瓷的需求与日俱增,粉彩瓷器制作水平也有所回升。同治五年(1866年)景德镇御窑厂恢复了瓷器生产,主要烧制大运瓷器(即传统品种)和同治皇帝大婚用瓷。其中同治大婚瓷以黄地粉彩器物为典型,除红彩楷书“同治年制”款,还常用“长春同庆”“燕喜同和”“吉祥如意”等四字款识,其中“体和殿制”款是专为体和殿烧造的瓷器,体和殿是慈禧居住储秀宫时的用膳之处。光绪时期,宫廷瓷器烧制有所复苏,粉彩瓷器的图案围绕吉祥、祈福的内容展开,表达了人们在动荡的大背景下对美好、安定的迫切追求。因此,出现了如“天地一家春”“百子同庆”“永庆长春”等底款内容。这一时期粉彩瓷器彩料的色彩显得更加凝厚,出现了藕荷色、明黄地等色调,书有“大雅斋”字样的瓷器为慈禧专用器,粉彩绘画流行大面积使用紫色。宣统皇帝在位时间短,景德镇仅仅为宫廷烧制了三年瓷器,数量很少。

清同治大婚粉彩锦地开光“福禄壽喜”纹盘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光绪松石绿地粉彩紫藤花卉“大雅斋”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光绪黄地粉彩福寿纹碗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民国仿烧

民国时期,粉彩瓷除了有新的发展,还出现了一类仿清代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以仿乾隆官窑粉彩为多,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造型、纹饰、款识均模仿乾隆官窑瓷器原作者。二是只仿写乾隆官窑瓷器的款识,造型和纹饰则具有民国时期的特点。三是在原胎上后加彩。但无论造型、款识、彩绘技法等方面都与真品有较大差距。

仿乾隆粉彩花卉纹(上图为仿品)

仿乾隆粉彩山水诗文(左图为仿品)

仿乾隆御制诗文(左图为仿品)

仿乾隆珊瑚红地描金(左图为仿品)

仿乾隆石釉纹理(左图为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