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源于古代帝王的祭月,最早见于《周礼》“中秋夜迎寒”,至唐代,《唐书·太宗记》载:“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时的中秋节多是皇亲贵胄、士卿大夫、文人墨客的雅集娱乐,因此创作出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唐明皇游月宫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宋代,中秋节逐渐成为团圆欢聚的日子。
《广寒宫》册页
清
绢本设色
纵29厘米,横 17厘米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月宫图是古人中秋节绘画题材之一,广寒宫是传说中嫦娥奔月后所居住的屋舍。画面绘:清幽缥缈的天街,殿宇层叠起伏;亭台的攒尖顶,宝珠寒光四射;角楼上的飞檐,如鸟斯革;正吻盘祥云,山花坠如意;瓦垄鸣细风,黄紫碧蓝隐;白云栖斗栱,灶门透微焰。五百丈的桂树下,曲栏回折,寿石嶙峋;云深处传来吴刚伐树的斧声。嫦娥执宫扇回眸寻望,玉兔眼迷离静相随从。
广寒宫是一处美丽的牢笼,
纵然有繁花似锦、雕梁画栋,
云雾萦绕的却是寂寞冷清。
月光下,庭院里,
却是另一番景象。
《夕月》图册页
清
纸本设色
纵23.8厘米,横30厘米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画面中金桂飘香,一蓝衣妇人抱卧兔坐于寿石上,语向孩童;谈笑间,另一只玉兔奔跑,红衫绿裤孩儿扛着桂枝追逐;粉衣侍女执纨扇立于寿石旁观望。母子拜月场景写实,生活情趣浓郁。
《夕月》图用笔简洁,意蕴深远。画面无珍馐瓜果罗陈,用桂枝、玉兔描绘了寻常人家平淡自然的拜月仪式,以及对晚辈寄予金榜题名的厚望。
月到中秋分外明,凝望天际,借广寒宫月华,映九州灯火万家,几多思念,几多情怀。中秋节从上古时期的“中秋夜迎寒”习俗,到今天家国情怀的团圆文化符号,这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