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物咏寿:吉寿文物专题展


 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人们对生的礼赞和生命永续的向往。《尚书·洪范》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寿”被放在首位,可见,中国古人对长寿十分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祝寿文化。

 寿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无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在人们对“寿”的追求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思想和行为上对生命的反思和追问,以及从无意到有意、到落于世俗世相的蜕变,并最终实现了仪式化、象征化、图像化的表达。

 对“寿”的赞咏,图像化是仪式化之外的主要表现方式。这些以祝颂延寿、祈福纳祥为主题的祝寿图像,通常题材广泛,巧妙地运用神仙、植物、动物、文字、符号等,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以及生命长存的期盼。最终,这些寓意着吉祥的“符号”以不同形式的载体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烘托喜庆气氛的同时也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这一个个符号、纹饰、图案,一件件美好的物件,不厌其“繁”地彰显对寿的赞咏。在这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命意识、审美趣味、宗教情怀和民族性格。

 在出生之日举办庆祝活动是中国传统的重要习俗,但“庆寿”必须是年达五十或六十岁以上的长者。上至帝王将相、士夫鸿儒,下至市井细民、贩夫走卒,无不借此欢聚之际加以庆祝。尽管庆寿仪式的主要目的均为恭贺祝愿,但不同身份、性别和地位的人其祝寿的形式和意义仍千差万别:帝王祝寿,普天同庆,除了祈祝统治者寿龄无边之外,还有体现皇权威严以及保佑国运永昌、社稷长存之意;帝后祝寿,除祝颂年寿绵长无疆之外,还有尊老敬贤、以“孝”治天下之意;普通百姓家祝寿,庆寿仪式流程和场面虽各有千秋,但主要为晚辈向长辈表达尊敬,践行孝道,是中国家庭美满幸福观念的重要体现。

 在各类庆寿的仪式中,帝王之家的庆寿仪式,无疑最铺张盛大,最具代表性和规格最高的。把帝王生辰定为一项节日始于唐玄宗,及至清代,各项制度趋于完善,庆寿活动更加丰富。帝王庆寿作为一项礼仪制度,更加完善,既有皇帝的万寿节,也有皇太后的圣寿节等。

《康熙六旬万寿庆典图》

清,冷枚等绘,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普通百姓家祝寿,习俗上要准备庆寿当天所穿的新衣、寿堂、寿酒、寿面等。寿堂即为寿星精心布置的房子,要点寿烛、贴寿字、写寿联、设寿案等,堂中要摆上香案,两侧放太师椅,这是寿堂的主要席位,两边依次放四把座椅,为客人或者家庭晚辈准备。寿堂以红色为主,在主墙面上贴上大写寿字烘托喜庆氛围。寿酒即亲朋好友所带为祝贺的寿酒等。寿宴最后要全家人一起吃寿面,有条件的人家在宴席结束之后往往还会请戏班表演贺寿戏曲等节目来助兴和渲染寿诞气氛。

 中国人对寿的理想追求不仅体现在寿诞仪式的举办,还通过食用器皿、陈设摆件等生活用品来渲染祝寿气氛及传达祝福。最重要的是这些器物随后便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强化着人们对“寿”的祈望。

 在生活器物上,寿文化的表现样式繁多,种类也极为丰富。就其祝寿图像题材的构成而言,包括神话故事、仙人、动物、植物及诸多意向化、抽象化的元素,从赋予生活用具以吉祥寓意上看,吉寿的寓意大大地拓展了器物的文化内涵,谐音、指代、象征等特有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中国传统的生活情趣,也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审美思维模式。

 例如,有以蝙蝠纹构成谐音的“五福捧寿”“多福多寿”“福禄寿”;有以仙鹤、绶带鸟、仙人、寿字表达“鹤鹿同春”“八仙庆寿”“福寿三多”“万寿无疆”等寓意;有以寿桃、石榴、牡丹、乌龟象征“富贵长寿”“多子多福”等。

青花五老图罐

明崇祯

口径12.8厘米,底径11.7厘米,高23.4厘米

青花“蟠桃百寿图”瓶

清康熙

口径6厘米,底径6.1厘米,高24.4厘米

 祈求长寿的图案纹饰也常常用在配饰上,用来寄托穿戴者长命百岁、福寿延绵的美好愿望能够随身而行。配饰上寿的纹样,在装饰手段的运用上倾向于简单纹样重叠组合的方式,在立体装饰上选择小巧的植物、动物纹以及变形寿字。其中以金、银、玉器等名贵材料为载体的配饰不仅被人喜欢作为美化自己的装饰物,而且因其私人化装饰的性质,更多地被用来彰显个人的地位和审美趣味。


白玉寿字佩

长3.6厘米,宽0.9厘米,厚6.2厘米


 以书法、绘画作为载体的祝寿题材图像,它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这种题材在汉代和魏晋时期兴起并传播,早期的图像大多风格质朴、民间趣味浓厚。但到了五代两宋时期,由于皇室贵胄庆贺寿诞的风气盛行,随着对奢华生活的追求,祝寿题材的图像及其审美趣味,渐渐呈现出铺张华丽的气息。而另一方面,宋元以来文人审美情趣的兴起,又使得在寿庆礼俗中对长寿吉祥的祝福,对做寿者本人品格、节操的赞誉常常融汇了诗词雅趣,这种化俗为雅的文人风气也同时投射在了祝寿题材图像的衍变中。

  

南山献寿图卷

钱榖绘,纸本,设色,纵40厘米,横441厘米

 万寿寺是明清两代皇家的祝寿场所,万寿阁是举办寿庆典的重要建筑。出于这样一种机缘,寿文化展览特在此举办。

 漫步于万寿寺中,您能发现更多寿文化的元素:山门殿穹顶的“洪福齐天”壁画、建筑上的“寿”字装饰、彩画、清帝为皇太后祝寿所题石碑.......情景交融,愿这些历史遗存可以与您产生共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