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十二——明 犀角雕仙人乘槎杯

与象牙、竹、木雕刻艺术相类似,明清两朝的犀角雕刻艺术达到了顶峰。明清的犀角艺术品向人们展示着其尊贵的身姿,并诉说着昔日的成就与辉煌。

名匠和文人参与雕刻

明清时期所需的犀角,多从东南亚地区输入,18世纪后非洲的犀角开始进入中国,为犀角雕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雕刻名家的出现,又推动了犀角雕刻艺术向个性化方向发展。鲍天成是明代雕刻犀角的专家,而明末清初人尤通则“善雕刻犀象玉石玩器,精巧为三吴冠。”尤通,字雨源,江苏无锡人,生卒不详。以善雕犀角杯闻名于世,人称“尤犀杯”。康熙年间,曾征入清宫内苑制作。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他雕刻的“犀角仙人乘槎杯”,款篆书“尤通”二字。应用深浅浮雕,层次分明,形神兼备,是件艺术珍品。

犀角雕刻与象牙、竹木的雕刻没有严格的分工,所以,犀角艺术品与同时代的竹木牙器艺术的风格有颇多相似之处,犀角的雕刻技法与风格,深受竹雕艺术的影响。自明代中期以后至清乾、嘉时期,具有文人气质的竹雕艺术家不断出现,这些文人不但刻竹,还涉足象牙、犀角的雕刻,对犀角工艺及竹木工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犀角雕仙人乘槎杯

北京艺术博物馆珍藏的一件明犀角雕仙人乘槎杯,长19.2厘米 ,宽10厘米,高10.5厘米,是犀角雕刻品中的佼佼者。它利用犀角的天然形状巧作为槎。角尖部琢分为两枝,一为流,一为支点,以应杯形;角根部雕一仙人,手持如意,背倚篷帐,端坐槎内。槎底部刻海水波浪纹,寓意此槎破浪而行。整个槎杯雕刻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形神兼备,线条流畅,琢磨光滑圆润。无论是犀角的材质还是造型与雕工,都可与故宫的一件相媲美。


繁荣时期的犀角雕刻艺术及特征

犀角雕刻艺术发展到明代进入繁荣时期。明代犀角艺术的风格特征与同时代的竹木、玉石风格特征相似,刀工简练、打磨光滑。纹饰题材有人物、花卉、山水等。

明代早期犀角雕刻主要是官营,宣德年间(1426—1435),宫廷御用监在皇城内设立犀角雕作坊,以满足御用和馈赠之需。造型多杯状,缺少变化。纹饰简洁,也常作素身杯,充分展示犀角纹理、色泽的天然美。

明代中期正统至正德(14361521),近百年的时间内,由于朝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官营的各种工艺品、瓷器等都处于停顿萧条状态,作品极少,犀角艺术品也不例外。明代中期以后,尤其嘉靖至万历年间,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恢复发展,犀角雕刻艺术与竹、木、牙雕刻艺术的发展一样,进入了繁荣时期,并受文人雕刻的影响,生产出不少优秀的作品。明代传世的犀角杯,多为嘉靖、万历时期制作的,其中不乏受竹刻、雕刻风格和技法影响的作品。

鼎盛时期的犀角雕刻艺术及特征

犀角雕刻艺术从明朝的初步繁荣走向清代,至清中期达到了鼎盛。清代初期明末著名的牙角雕刻家仍继续从事雕刻工作,因而清初的犀角雕刻继承明代的传统风格,但雕刻工艺趋向成熟,犀角杯的造型渐趋多样化。清中进入雍正、乾隆两朝,这是犀角雕刻艺术高度发展和繁荣的时期。犀角雕的器形种类颇丰,除杯外,出现了圆雕人物,还有皇帝喜欢的仿古器形,如爵、鼎、羽觞等,造型奇巧的清供雅玩、文房陈设尽显风姿,且雕刻工艺精致至极。

清代后期,国力衰微,犀角材料进口减少,且主要作药材,此间虽然还有犀角雕刻,但是纹饰简单,工艺粗糙。犀角雕工艺盛世不再,所以犀角雕艺术与其他工艺艺术一样,于清代后期走向衰落。

(文字:靳彦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