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
> 学 术 > 每周一品 > 每周一品之十六——春秋“安阳之法化”刀币
每周一品之十六——春秋“安阳之法化”刀币
春秋时期的货币概况
货币是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中,自发地从商品界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我国最早的原始货币主要是“货贝”,一种天然海贝,多产于南海。“货贝”是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同农业分离以后,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生产和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商代开始,“商人”的出现。“贝币”开始大面积流行。制铜术的发展,出现了仿铜贝,也为真正意义的铸币提供了物质条件。
春秋时期,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政治上割据状态,长期存在。当时社会经济,商品贸易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多。各国之间交往频繁,增加了货币使用量。造成了当时社会多种货币形态并存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四个基本货币形态:布币、刀币、楚币、圜钱。
刀币也称“刀化(货)”,其形制来源于工具刀—“削”,演变而来。生产和流通于渔猎地区,春秋时的齐、燕、赵等国。以“齐刀”、“燕刀”、“赵刀”的流通量最多。齐刀称“齐法化刀”,即:墨刀,安阳刀等。其“法化”之意:“标准化意思。即重量、大小、形制合乎一定标准。”也是国家法令在货币上的表现。铸造技术也非常标准,其《考工记·筑氏》中记:“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六面成规”。
“安阳之法化”刀币
馆藏品“安阳之法化”刀币,春秋时期所制,长462.5px,宽75px,厚0.3 cm,铜质,形似刀。刀面边缘起棱,形轮廓线。刀身弧背,脊背外突,形角。刀柄上亦起两条阳线,柄端装饰圆环,篆阳文“安阳之法化”。背平夷,上有三条阳线,下文为一字,或二字,字已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