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二十二——白玉羊首杯

清代玉器中有一类充满异域风情的玉器叫“痕都斯坦玉器”。这类玉器以胎薄如纸、雕工细腻无痕、饰纹繁密等为典型特征,深得乾隆皇帝的赞赏。“痕都斯坦”一词始见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是清政府对位于今北印度与巴基斯坦一带的蒙兀儿帝国的称呼,这个地区的玉工制作玉器的水平很高,产品经清廷派驻新疆地区的大臣贡入宫廷,所以,清廷就把来自新疆的带有浓郁异域风情的玉器统称为痕都斯坦玉器,当代学者也沿用了这一称谓。乾隆皇帝写了一些赞美痕都斯坦玉器的诗,如《咏痕都斯坦荷叶杯》、 《咏痕都斯坦白玉杯》等,表达了自己对这类玉器的喜爱之情。在痕都斯坦玉器的影响下,中国内地的玉工也仿做此类玉器,所做成品往往带有中国玉雕的特征,与纯正的痕都斯坦玉器有着或远或近的差距。

北京艺术博物馆就收藏有一件仿痕都斯坦风格的清代玉雕精品----白玉羊首杯。

此杯长14.4、宽9.5、高6厘米,造型若剖开的半个葫瓜,或称茄形,一侧宽肥,逐渐向另一侧收拢,至最窄处内弯,圆雕出羊首作为器柄。器壁呈花瓣式,若干等距的连弧形成有规律的节奏,每个弧曲之间外侧内凹,内侧则触之有棱。足若叶形,如器壁一样,形成连弧之状。杯之最吸引人之处,是那生动写实的羊首,长长的羊角优美地向后延伸,浑圆的额头上用细阴线刻出旋转的涡纹,颏下整齐的胡须向外呈弧状弯曲,使羊淡定自若的神情中增添了几分憨态。

这件杯的玉质莹白如脂,抛光细腻,器壁侧面有一漂亮的皮色,表明它和田子料的身份。不过,清代为了追求皮色的效果,常在原有皮色之上,通过人工手法强化皮的鲜艳程度,这件白玉杯的皮色是否也有人工因素在内,则需未来的检测去确定。

葫瓜或称茄形的玉器在痕都斯坦玉器中并不鲜见,它是这类玉器喜欢仿生造型的一个重要表征。白玉羊首杯的整体造型和羊首的雕琢,都完全源于痕都斯坦玉器,反映了玉工以这类异域玉器为蓝本的设计意图。但杯壁上中规中矩的连弧却与痕都斯坦玉器中此类装饰的曼妙感相去甚远,是中国内地玉工审美观念的一种体现。除了连弧,杯壁光洁素雅,不饰雕琢,突显玉的质感美,与痕都斯坦玉器喜欢琢满花纹的特点不同。另外,此杯用料厚重,厚厚的杯壁与痕都斯坦玉器可透过光线的薄壁也迥然相异。

就这样,白玉羊首杯成了中西审美的混血,但对羊的喜爱却是共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