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二十六——白玉岁岁平安摆件

肖生玉器包括对人物、动物、植物等题材的表现,是玉器群中最富生气的一类。清代肖生玉器在形象准确性方面较明以前的作品有很大提高,宫廷画院在绘画中引入了欧洲画法,雕刻造型中也融进了写生的元素。 肖生玉器风格变得灵巧活泼,充满活力。

 鸟是肖生玉器传统的表现题材。汉代以前,以玉制作成鸟或琢磨出鸟的纹样,往往带有对鸟的崇拜色彩,鸟具有人无法具有的飞翔能力,可以成为沟通人与神的使者,可以给人们带来福佑。唐代以后,鸟的神性淡化,它们双宿双飞的样子让人羡慕不已,常隐喻真挚情感或其它美好事物。

清代玉器中,鸟题材的品种更为多样。鹌鹑就是一例。这种不太起眼的候鸟,喜欢温暖,随季节而徙,昼伏夜出。北京艺术博物馆所藏的白玉岁岁平安摆件就是对这种小鸟充满温情地表现:一对鹌鹑交颈依偎而卧,它们的嘴里叼着一根谷子,谷粒饱满的谷穗和叶片垂在鹌鹑身上,谷穗旁边有两只圆圆的苹果,新鲜得还带着叶子。安详、宁静是这件作品给我们的直观感受。当然,清代人在这样的元素组合中是要表达吉祥寓意的。清代玉器喜欢图个口彩。鹌鹑的鹌字与“安”同音,谷穗的穗与“岁”同音,苹果的苹与“平”同意,这件摆件除了有美的造型,传达美的意境外,还表达了年年平安的美好愿望。

《诗经·国风》中有“鹑之奔奔,鹊之彊彊。”的句子,赞美的是鹌鹑居则相伴的习性。因对成双成对的喜爱,也因读音方面同“安”的优势,鹌鹑在清代工艺品中常有所见。除了玉质的,还有木质的、银质的等。 这件摆件除了陈设外,还有有可能兼具“镇”的功能,如作镇纸用。

不过,在清代人的生活中,也确实与鹌鹑多有交集,而这种交集与艺术世界走了截然不同的路。据说鹌鹑虽看起来温顺,却生性好斗。当时,除了斗鸡、斗蟋蟀外,还流行斗鹌鹑。在斗鹌鹑时,讲究“把鹌鹑”,即用手轻轻地捋鹌鹑的毛,通抚摸它,和它进行沟通交流。久而久之,鹌鹑就会被驯服,变得听主人话。所以,清代人也常常把手把件做成鹌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