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二十七——丁元公贝叶罗汉册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有一件《贝叶罗汉册》纵:562.5px,横:312.5px,是明代著名画家丁元公所绘的一件佛画佳作。全册采用绫裱对叶十五幅罗汉图经折装,蓝底为衬,黄绫托裱。单叶画心以白描墨线勾勒罗汉形象于贝叶之上,对叶为相应的罗汉题赞文字。十三名罗汉形象各异,生气凛然。画册封面以隶书笔法题“贝叶精绘十八应真圣迹”于洒金黄笺上,字体端庄秀美。由题签可知,这件罗汉册最初应绘有十八帧罗汉形象,今仅存十五帧。每帧画面均有题款,内容分别为“面壁示禅”、“德重降龙”、“猿猴献果”、“人定炼魔”、“佛杜心头”、“龙女受经”、“朝阳补衲”、“心空六扰”、“指上蜃楼”、“天苍飞舞”、“福神参礼”、“神通服象”、“法力驯狮”、“顽石点头”、“革苹献喜”。每幅画面的对叶有当时名人所作题赞,依次为曹曰瑛、高辉敬、周本治、王祖慎、陆荣秬、王时济、朱稻孙、狮峰居士、陈溥敬、王祖缵、王继曾、金昆、温仪、钱元昌。

丁元公的艺术造诣是全面的,于绘画、书法、诗词、治印等无所不通。绘画上,他擅长山水、人物等题材,尤其是宗教人物画。文献中有“与俗龃龉、不作庸俗之态”的评价。

《丁元公贝叶罗汉册》内页,“面壁示禅”,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以“面壁示禅”(图1)为例,画面左下方有小楷落款“嘉兴布衣丁元公”,但未钤印。画中罗汉高鼻阔嘴,胡须上卷,双目凝视着岩壁上的一丛新绿,散发着勃勃生机。罗汉的嘴角紧抿上扬,上唇的八字须随形的弧线与垂肩的如轮大耳相衬得动静有致。贝叶上的人像运笔刚健,衣褶清挺,线条老辣,工整而生动。以高古游丝、铁线、琴弦等描法绘须眉、躯干、衣装等,各臻其妙。罗汉像外轮廓周边施以简单皴染,犹如罗汉像的背光,增添了一种宗教般的神圣感,也有效地衬托出了人物的形象和线条的质量,使得画面气息纯净、古趣盎然。

清曹曰瑛书,《重修药王殿记》,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曹曰瑛书法七言对,王宝洺主编,《楹联书法》,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版

与叶题赞是康熙朝翰林院待诏曹曰瑛(1662-1722)所写,“初祖达摩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有僧神光者,博览群书,善谈元理,闻祖住止,延往参承。夜大雪,光坚立庭中,迟明积雪过膝。祖问曰:久立雪中当求何事?光曰: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神光,又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祖易其名曰惠可,曰诸佛法印。匪从心得,可曰我心未宁,乞师安心。祖曰:将心来与,汝安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祖曰:我与汝安心竟。秋浦曹曰瑛书。”很明显,这段题赞讲述了“面壁示禅”禅宗典故的由来。曹曰瑛的馆阁体书法写得珠圆玉润,与今存万寿寺西侧曹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所撰《重修药王殿记》碑上的文字(图2),及存世的七言书法对联(图3)书风一致。比对三幅作品可知,此题赞乃曹曰瑛真迹无疑。

画史上丁元公的记载不多见,这件罗汉册图像(图4、图5)均同“面壁示禅”萧疏淡远的画风一致,与画史上对丁氏“俗多龃龉”之描述颇符。因此,这件作品对研究丁元公的心性与宗教人物画,及其交游关系均有独特价值。

《丁元公贝叶罗汉册》内页,“德重降龙”,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丁元公贝叶罗汉册》内页,“龙女受经”,北京艺术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