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四十——雍正御笔行书对联

清代雍正皇帝的书法水平,应在其父康熙帝和其子乾隆帝之上。康熙帝的字溢美,雍正帝的字放达,乾隆帝的字甜丽,相比之下,雍正帝的字更为舒展,意趣表达得更为自然。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雍正御笔行书对联》:“花源最爱风香处,诗句常耽月露时”。作品纵153厘米,横30厘米,其大意是:花开的地方风香四溢,吟诗咏句的时候常常月露满襟。

清代皇帝书写对联,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在节庆的时候应景之作,其余大部分为平时所写,然后赏赐给王公大臣。此幅《雍正御笔行书对联》,很可能是赏赐给近臣,后流落民间。此作品用笔圆劲,结体流畅,墨色浓淡枯润,恰到好处。简短的14个字,却骨肉丰满,既有唐人书法的饱满圆润,又含宋人书法的俊秀飘逸,大气洒脱中蕴含行云流水的韵味。雍正帝之所以能写出如此精妙的书法,这与他的性格和经历密不可分。

韬光养晦,寄情书法

雍正皇帝胤禛是康熙帝的第四个儿子,康熙帝晚年为立储之事忧心忡忡,有过多次反复,从而引起了诸皇子之间为争夺皇位而明争暗斗。在这场皇子角逐战中,只有胤禛韬光养晦,仿佛置身事外。他经常表现出对皇位漠不关心的样子,而寄情于读书写字,这也为他的书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成就了他高超的书法造诣。

皇四子替父代笔

雍正帝为皇子时,非常善于模仿康熙帝的笔法,因而颇得父皇的赏识。据《养吉斋余录》记载,胤禛每年要在近百余成扇上题书,但不落款,以供日后康熙帝作为御笔之作赏赐近臣。也就是说,未来的雍正皇帝在青年时期,曾经充当着父亲的代笔。

为君难,勤自勉

《雍正御笔行书对联》的右上角有一方印章,印面为椭圆形,印文是“为君难”三个篆字。为君难玺确有其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据记载,这枚印玺雕刻于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3年。这一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二日,怡亲王允祥向清宫造办处交来雍正皇帝手书“为君难”匾字一张,要求造办处做成匾额悬挂于养心殿西暖阁。雕刻“为君难”印章,亦是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当皇帝的职责。 

雍正帝在位时间不长,在生活上,他深居简出,不事张扬;在朝政上却极为勤勉。据记载,雍正为君十三载,亲手批阅奏折四万多件,日均十件,件件一丝不苟,他为清王朝开辟了一个比较清明的政治环境,从而为此后的乾隆盛世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清代历史上,康熙帝临习的是董其昌的书法,乾隆帝临习的是赵孟頫的书法,而雍正帝恰好融合了两者的长处,其书法作品重自娱而轻规矩,自成一格。通过欣赏《雍正御笔行书对联》,我们仿佛看到一位放达洒脱,个性刚强而又绵里藏针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