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绘画与中国绘画体系的现代性研究》课题开题专家论证会


2022年6月23日下午,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京派绘画与中国绘画体系的现代性研究》课题开题专家论证会。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北京艺术博物馆业务部杨小军主持,参加会议人员有: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黄雪寅女士、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明娣女士、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任军伟先生、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赵盼超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牟晓林先生五名专家;以及北京艺术博物馆王丹馆长、张振松副馆长,北京艺术博物馆学术带头人杨俊艳、《万寿寺古建筑及馆藏文物研究》课题负责人王淑珍。还有来自北京艺术博物馆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两家单位的课题组人员:北京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小军、馆员王田,以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倪葭、馆员安夙、馆员龙云。

会议首先由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开题汇报。“传统与革新”是中国画在面对20世纪初时代环境下的积极回应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新时代下中国画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课题希望通过在北京艺术博物馆藏京派绘画艺术藏品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京派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补充和深化北京区域文化、地域美术史的研究内容,丰富北京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内容,对当前中国画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和参考。课题研究对象拟以北京艺术博物馆所藏京派绘画作品为主,相关缺项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的相关藏品加以补充。最终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之后待有条件的情况下加以完善出版。

五位专家在听取汇报后,对课题给予了肯定,并对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路径,研究框架等方面给出了指导意见。黄雪寅研究馆员强调了对藏品背后故事及人物在现代京派绘画中的作用,中国绘画体系中“现代性”的明确定位等问题;吴明娣教授强调课题研究要遵循“人强我避,人无我有,人弱我强”的原则,做出特色和专长。应该紧紧抓住京派绘画与其他画派中没有的“京味”文化,凸显京派画家守护传统根基的贡献,并建议将艺术市场作为中国绘画体系“现代性”的重要内容纳入研究范围。任军伟副教授强调要发挥博物馆藏品优势,注重原始材料的发掘,避免步人后尘;赵盼超副教授以自己刚出版的著作《民国初期(1912-1928)北京地区中国画研究》为例,分享了自己在研究中的得与失,并强调了调研和资料收集深入的重要性;牟晓林副研究员对课题题目与章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课题组倪葭副研究员也分享了自己多年来研究京派绘画的经验和心得。最后北京艺术博物馆王丹馆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开题会圆满结束后,课题组将根据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开展下一步具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