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二十八——玉蟹

又到了秋季,一个果实累累却又让人常感悲意的特殊季节。不过也正是应了当下流行的那句话,唯有美食,方可治愈。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们在借悲秋以悲己的同时,一只只肥美的螃蟹早就连同着美酒被摆上了餐桌。

北京艺术博物丰富的馆藏品中就有这么一只清代匠人精雕细琢的玉蟹,(图1)其大小与现实中的大闸蟹一般无二,两只蟹螯的尖部虽稍有残缺,但双螯的圆润饱满依旧透露出孔武有力的气息,(图2)其余八爪倒是显得修长尖锐,估计是便于“横行”。有意思的是,通过光线的反射,可以发现在其双螯和八爪的关节处,均雕刻有成排的短线条,用以体现真实螃蟹身上的蟹毛,(图3、图4)当时匠人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蟹壳的背甲被琢磨的两旁各有3个不太明显的小尖,中部凹凸起伏,用来表现螃蟹身上几乎看不清楚的花纹。(图5)背甲的边缘也仿照现实中的螃蟹,被琢成很细小的锯齿状,一双米粒大小的眼睛窝在背甲的前部,其右眼平视前方,左眼略微向左斜视。

(图6)整只玉蟹,不管是细节的模仿还是神态的掌握,都透露着当时琢玉工匠的娴熟技艺以及背后的“匠人精神”。

说起中国古人制玉,那可真是源远流长了,就单说这类花鸟鱼虫题材的肖生玉器,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土了玉鸮、玉蚕等,不过那时候制作玉器多是为了“事神”,并非是把玩,后来东周时期,礼崩乐坏,到秦一统天下,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玉器的功能除了“事神”和区分社会等级之外,慢慢的世俗化。到了隋唐盛世,希腊、罗马等西方国家的雕刻、绘画等文化艺术与中国古老的玉文化相结合,出现了纯粹作为艺术品的玉器,之后历朝历代继承与发展,到了清代,此类题材的玉器更加贴近世俗生活,种类丰富,尤其是乾隆时期将新疆正式归入版图后,充足的玉料提供了物质保障,再加上继承了前朝的琢玉技术,并融合借鉴域外先进的治玉工艺技巧,使得玉器发展到了集大成的境界,而且除了玉料以及雕工上的高品质,当时的人民还赋予了其文化寓意,即常听到的“言必有意,意必吉祥”。比如螃蟹,若是单独雕刻,便寓意着“富甲八方”,若是与芦苇放在一起,便寓意着“二甲传胪”。及至今日,最初寄托在玉中的礼玉内涵早已隐藏在历史长河中,但人们依旧对玉有着不同寻常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