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三十——清代掐丝珐琅葫芦式斋戒牌

斋戒牌为古人参加祭祀人员佩戴于胸前的警示牌。质地有金、玉、瓷、琥珀、木等诸种。其形状多样,典型的样式有葫芦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斋戒牌的出现,与祭祀密切相关。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古代国家大事。古人在祭祀前通常要进行斋戒活动,表达对神的敬仰以示虔诚。斋戒包含“斋”和“戒”两方面,“斋”意为“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指戒游乐。明洪武年间制定斋戒之制,大祀斋戒三日,中祀斋戒二日。礼部预先制造铜人,手执牙简,上书致斋天数。明洪武年间,要求各衙门在斋戒期间设置斋戒牌,铜人与斋戒牌始分开。清承明制,制定祭祀之制。雍正十年(1732)酌定斋戒牌的样式,令陪祀各官佩著于心胸之间,使触目警心,以利于相互监督,使每一位官员不敢稍存懈怠之念。并传谕各部院、八旗并省直文武官员一例遵行。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一件清代掐丝珐琅葫芦式斋戒牌,经专家鉴定为乾隆时期。长约4厘米,宽约1厘米。金属胎,上施蓝色珐琅。红色花朵、黑色花蕊,蔓枝为黄、白、蓝三种颜色,象征子孙万代;葫芦形则代表福禄吉祥含义。两面中央分别以汉、满两种文字书写“斋戒”二字,花朵及枝蔓点缀于文字两侧。蓝釉及黑色釉有缺损。此件斋戒牌工艺精湛,风格古朴,简洁大方。满文书写庄重、规范,五朵小花烘托满文bolgomi  targa(斋戒)二字。红、黄、蓝、白四色对比鲜明,这四种色彩亦为满洲八旗旗帜的颜色,给人以艳丽、明快之感。

满文bolgomibolgomimbi的名词形式,意为“斋(戒)”,词根为bolgo,形容词,意为“清洁、干净,纯净。”targatargambi的名词形式,意为“戒,禁戒。”满文在有清一代被称为“清文”、“国文”。 清入关以来,特别是康雍乾嘉四朝,凡重要的官方文件皆以满、汉两种文字来书写。“国语”、“骑射”,一文一武,被清统治者视为满洲之根本,满洲统治者亦时时不忘强化自己的民族特征,强调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勿忘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乾隆帝本人更是大力倡导“国语”、“清文”,并身体力行之,使满语文在其统治时期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与发展。这件斋戒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政策,亦是满汉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

据学者考证,“珐琅”是farang一词的音译,为一种玻化物质,色彩丰富,具有宝石般光泽,其工艺大约在元朝时传入中国。康熙十九年(1680),朝廷在紫禁城内武英殿附近设置珐琅作,主要生产铜胎掐丝珐琅和錾胎珐琅。将珐琅粉调和后,涂施在金、银、铜等金属器上,经焙烧成为金属胎珐琅,掐丝珐琅为其中一种工艺,制作较为复杂,主要分为纹样设计、胎型设计、掐丝与焊丝、点蓝与烧蓝、磨光及镀金等步骤;其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所以这种珍贵的珐琅制品很长时期只在宫廷中制作,供皇帝及皇室使用,也有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恩赐给王公大臣,民间则很少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