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品之一〇八:初夏雨飘萱花茂

萱花——母亲花,她承载了中国数千年的母爱与孝道。游子思母书萱花,母亲思子望萱花,古往今来谱写了诉不尽的母爱情深、离愁别绪……

春秋战国时期《庄子·逍遥游》语:椿树长寿,以此树比喻父亲;《诗经·卫风·伯兮》语:萱草仍忘忧之草,以此草比喻母亲。千百年来“椿萱并茂”成为父母安康的祝词。元代王冕《墨萱图》诗:“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他借用萱花诉说:母亲倚着门盼望孩儿回家,可孩儿却惭愧未在您身边侍俸。

夏天是萱花盛开的季节,古时候游子远行前,会在母亲住所北堂旁种上萱草,希望母亲忘却烦忧、笑口常开,以慰藉母亲的思念。北京艺术博物馆藏绘画中,萱花图绚丽多姿,亦体现了古人泪眼婆娑中的母子情深。

清代佚名《萱花蛱蝶图》册页,(图1)绢本,册页纵41.5厘米,横37厘米。此作品融工笔与写意为一体,工笔蛱蝶形态逼真,萱花兼工带写,雅洁灵动;再配以三朵寓意贤淑的石竹,表达了作者思念家慈的拳拳心境。

1,清  佚名《萱花蛱蝶图》册页,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代金农《萱草图》册页(之一),(图2)绢本,画心纵35厘米, 24厘米。作品墨色清淡秀润,纯雅脱俗。题诗:“花开笑口,北堂之上,百岁春秋,一生欢喜,从不向人愁,果然萱草可忘忧。”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一生未能摆脱困境,常寄居庵寺,贫穷衰老而终。即便如此,他画萱草并题诗,抒发着对北堂之上母亲的感恩与祝福。落款“曲江外史小笔并题”,钤“金吉金印”。

2,清  金农《萱草图》册页,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清代樊圻《胡笳十八拍图》册页(之一),(图3)绢本,画心纵22厘米,横 32厘米。《胡笳十八拍》是汉末三国时期蔡文姬在重返中原故土的途中,思绪万千,创作的琴歌作品。清代樊圻根据作品内容绘制了此图册。其中之一描述蔡文姬对留在胡地儿女的思念。诗中写道:“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3,清  樊圻《胡笳十八拍图》册页,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图4    樊圻《胡笳十八拍图》册页局部

画面绘制蔡文姬倚琴于萱草前,凝视着忘忧草也无法排遣对儿女的思念。她抬头问上苍:儿不能相随思断肠,你为何让我遭受母子分开的煎熬?

萱花——母亲花,是万花丛中的岁月之花,是饱含情谊的母子牵挂。